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

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

[发布时间:2024-02-21 22:37:54] 来源:www.m6.com 阅读:1 次

  “清明螺丝,端午虾”。进入五月,南京以及一江之隔的浦口区大街小巷,弥漫着各式风味的小龙虾的香气。南京人爱吃小龙虾是出了名的,尤爱正宗的盱眙龙虾。炎炎夏日,三五成群的南京人聚在一起嗦虾子,成为了都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。

  说起小龙虾,国人多半会想到盱眙龙虾,很少有人知道南京才是中国小龙虾的原产地。

  小龙虾的真名叫“克氏原螯虾”,是一种如假包换的淡水虾,原产于美国,后传入日本,经改良培育后逐步走上了餐桌。上世纪30年代初,小龙虾从日本登陆中国南京地区,据说最早是作为牛蛙的饵料引进的。之后,小龙虾便凭借良好的适应能力在各地繁衍开来。上世纪60年代,开始渐渐成为中国人餐桌上的新宠。如今,南京地区的自产小龙虾已形成产业化规模,其中位于浦口的南京简诺小龙虾产业化联合体,出产的“简诺牌”小龙虾更是闻名遐迩,在淘宝、京东等线年,联合体营业收入达到5140万元,其中小龙虾线万元。在该联合体的示范带动下,周边地区养殖面积达到3000余亩,浦口地区养殖面积达到12000余亩,掀起了一股小龙虾养殖的热潮,而每亩近万元的效益也为养殖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,大批养殖户走上了致富路。

  小龙虾闯出大市场,在小池塘里掀起大浪花。而奏响这首“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”的人,就是南京简诺小龙虾产业化联合体的负责人、南京简诺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、南京简诺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思洋。

  打开浦口区有关部门提供的张思洋个人简介,里面三项国家级荣誉尤其引人注目:“全国优秀农民工”、“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”、“全国百姓学习之星”。这几项荣誉能获其中一项都很了不起,而张思洋竟然独享三项殊荣,不由让人肃然起敬。

  地处苏皖交界处的南京市浦口区永宁街道西葛社区,属于涉农社区,是永宁街道的西大门。

  两千多年前,楚霸王项羽兵败垓下,退走江东,自刎乌江,于浦口境内留下串串清晰的历史足迹和一个个动人的历史传说,这些传说又衍化为一处处地名,沿用至今。西葛这个地名亦不例外。

  相传楚汉相争,项羽兵败垓下,突围到江边时,心情沉闷的他把手中钢鞭一折两截,狠狠抛向空中。随从不解,为何折鞭,扔往何处?项羽道:未听军师张良、谋士范曾忠言,悔之晚矣!钢鞭折半,东搁一截,西搁一截。后来,人们把钢鞭落在西边的地方叫西搁,落在东边的地方叫东搁。搁和葛谐音,久而久之,人们便把这两地分别叫做东葛和西葛了。据说,如今西葛的一截钢鞭尚在,当地人称之为“霸王鞭”。

  70后的张思洋就出生在西葛社区,那时还叫西葛村。这里地处偏僻,资源禀赋差,也没有支撑产业,一度贫困落后。在张思洋的记忆中,村里通往外面的泥巴路一到雨天就泥泞不堪,自己儿时上学时经常摔得满身泥水。艰苦的成长环境,无形中磨练了张思洋不惧困难的品质和意志,为他后来创业埋下了成功的种子。

  中专毕业后,张思洋离开农村到县城和市区闯荡,一边打工一边学习,干过餐饮、搞过销售,最后涉足汽车修理行业,开了家汽修店……凭借吃苦耐劳和不服输的倔劲,他在城里站稳了脚跟,有了自己的小家庭。

  这期间,他还拿到了南京林业大学机械制造专业函授毕业文凭。事业有成,家庭和美,张思洋过上了令村里人羡慕的生活。

  2013年的春节,张思洋带着家人回乡过年,衣锦还乡的他看到昔日小伙伴们依然过着较为清苦的日子,心中很不是滋味,一个想法在心底悄然萌发,

  “我们好不容易在城里稳定下来,现在还要再回农村,吃苦受累不算,还挣不到什么钱。”妻子很不情愿,家里其他人也都表示反对。

  张思洋胸有成竹,不急不躁:“现在国家对农村逐渐重视,政策支持多,扶持力度大,发展空间也大,所以我想回去和乡亲们一起做点事情。”

  回乡干什么?决定回乡创业的张思洋首要事情是要确定好投资项目,但他一开始就碰了壁。刚计划流转土地办个垂钓基地,没想到差点踩了红线——有关规定法律法规规定,禁止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。张思洋的第一个创业项目胎死腹中。

  “离开家乡久了,对农村情况和具体政策不熟悉,看来回乡创业真没那么简单。”张思洋一边反思一边琢磨新的项目计划。

  那些天,张思洋都在村里的大堤上转悠,看着修葺一新的塘口和整治后清澈的塘水,小时候和小伙伴们一起摸鱼掏龙虾的画面浮现在眼前。这里紧邻滁河,水质好,每次掏出来的野生小龙虾个头都很大,鲜嫩可口,香味扑鼻——一个灵感从脑海中闪过,“要不就试试养小龙虾吧!”

  决定了的事,说干就干,张思洋又使出了在城里打拼时养成的雷厉风行的果敢劲头。不过,光靠自己可不够,张思洋深知一个好汉三个帮的道理。

  第一个被动员报名入股的是他儿时一起掏小龙虾的伙伴张贤宝。这些年,张贤宝一直在家乡搞养殖,由于规模小,一年只挣两三万元。听张思洋说要养小龙虾,他一拍大腿——从他自己多年养殖的经验判断,兴许小龙虾真能翻出大浪花。

  第一个报名打工的是村民刘明辉。孩子大了,用钱的地方多,他和家人合计,来打工贴补点家用,改善下生活。

  2013年9月,张思洋招募到5个社员,正式成立了南京简诺种植专业合作社。

  有了队伍,还得有技术。张思洋身先士卒,亲自带着社员出去考察,学习养殖小龙虾技术,并于第二年春天购回了优质虾苗。

  想着早投放、早见效,虾苗被提前放入水。听到虾苗尾巴拍水的“哗哗”声,大家高兴地说:“瞧,这多带劲呀!”

  可还没高兴几天,情况不对头了。晚上,张思洋照例趴在塘口观察,却发现它们没什么精神。第二天,就陆续有虾苗死去。张思洋慌了,抓起电话打给供应商,按对方说的方法努力抢救了一番,但还是无力回天。

  “怎么连虾苗都养不活?”“这人不会务农,根本就是瞎折腾!”“我看这事就干不成。”村民们的议论越来越多。

  问题究竟出在哪里?张思洋冥思苦想好几天,饭也吃不下,觉也睡不着,还是没理出头绪。

  “虾苗是从哪里买的?运输了多长时间?”张思洋请来外地的小龙虾养殖大户指导。对方的几个问题一问,张思洋恍然大悟:长途运输导致虾苗缺氧脱水。当时被认为有活力的拍水,竟然是虾苗拼命挣扎的应急反应。

  调整好思路,重新出发。这次大家格外用心——一遍遍清洗消毒虾池,植上底层水草;买回鲜活螺蛳,打造干净有营养的水环境;只采购两小时车程以内的虾苗,天气回暖后进行二次投放。

  大伙儿每天从早到晚定点巡塘,张思洋有时半夜不放心,还要爬起来看看虾苗的生长情况。饲料是否充足、水质营养成分如何,他都密切观察、做好记录。

  2014年下半年,大家的努力终于迎来了大丰收。当时,每亩高达上万元的收益,吸引了不少村民。合作社从初期的5名社员发展到32名,2017年成为“全省百强合作社”。

  创新是公司发展的第一动力,南京也在实施创新名城战略。身为合作社理事长的张思洋始终咬紧创新不放松,从绿色农业到循环经济,不断突破养殖的天花板,解决了发展中的一个个瓶颈。

  周边的水产养殖颇具规模后,经济效益来了,却也带动了环境污染。被扔掉的死鱼死虾会很快发出恶臭,冰鱼等蛋白质饵料残留会对虾塘造成污染。这与国家提倡的发展绿色农业,生态农业的要求不相适应的。一道难题,摆在张思洋的面前。生性好学的张思洋通过走访科研单位和查找资料,他把目光投向了一种原产于美洲,名叫黑水虻的腐生性的水虻科昆虫,这是一种高品质的昆虫蛋白质饵料的来源,可当作小龙虾的饲料。

  有一阵子,人们发现张思洋变得更忙了,忙着和一群虫子打交道。“我设置了一个箱式养殖环境做实验,把黑水虻做成饵料,结果发现不仅能避免污染,龙虾的生长周期缩短了,肉质也更紧实,更富营养,更鲜嫩可口。”张思洋说道。他给大家算了一笔账,黑水虻产量高、成本低、饲养简单,做饵料能让每亩养殖成本降低800至1000元。

  更关键的是,小小的黑水虻,还能撬动更大的市场。张思洋介绍,黑水虻的幼虫以厨余、农产品下脚料等有机垃圾为食,副产品为经济价值极高的有机肥,市场潜力和环保价值都十分巨大。于是,他耗资近200万元,建立了黑水虻培育基地。专注为周边养殖户提供高品质的蛋白质饵料,并回收处理有机废弃物。该项目自2019年投产至今,累计产值逾2000万元,同时多次获得省市农业创新奖、环保类大奖。

  尝到创新甜头的张思洋,在学习中逐步的提升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,从始至终坚持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,不断突破养殖的“天花板”。尽管他的小龙虾凭借高品质不愁销路,“但农业有季节局限性,小龙虾大量上市以后,价格都会下跌,再早上市也早不了多少,溢价空间存在限制。”

  2019年,张思洋投资150万元,引进了小龙虾全自动加工流水线,建设小龙虾深加工基地,打造自己的小龙虾品牌。没想到2020年投产以后,他的加工生产线竟然成为合作社的“救命稻草”。

  当年5月份,小龙虾大量上市,恰逢疫情的阴霾还没散去,许多饭店异常营业,导致小龙虾市场严重滞销。“按照以往就会造成大量亏损,不过当年我们把小龙虾做深加工制作了12万斤的产品,存储起来再后续销售,既避免了损失,还提高了附加值。”

  创新的闸门一旦打开,就“旋风”不止。近几年来,张思洋带领合作社社员在创新之路上越走越宽,越走越远。

  创新养殖模式,实行“捕大留小、常年供应”的特独特养殖模式,不但产量明显增高,而且肉质饱满。即便是寒冷的冬天,也有鲜活龙虾上市,解决了以往小龙虾只能季节性上市的难题。

  创新营销模式,开发新品种。2016年,伴随着“互联网+”的全新销售模式兴起,合作社迈上了生产+电商合作的转型之路。而“简诺本草龙虾”的开发,则打开了小龙虾销售市场的新局面。线上订单如雪片般飞来,源源不断,一时间供不应求。

  2018年,张思洋担任总经理的南京简诺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。公司打造“简诺领鲜”自主电子商务平台,继“本草龙虾”后,推出“预制菜品风波鱼”,逐步丰富养殖品类,拓展销售经营渠道,打造了以“农业电商”为主要特色的私域流量池,带动南京及周边农村电商供应链体系的产业升级。“简诺牌”小龙虾在淘宝、京东等线上平台广受好评,年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。

  2020年12月,张思洋牵头组建了南京简诺小龙虾联合体,进一步向构建现代农业经济体系迈进。该联合体由南京市农业产业化重点有突出贡献的公司——南京简诺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为龙头,与南京简诺种植专业合作社和5个家庭农场共7家单位组成。联合体的成立,更好地发挥了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的引领作用、专业合作社的纽带作用以及家庭农场的基础作用。

  “首夏犹清和,芳草亦未歇”的时节,阳光和煦,清风拂面。眼前一排排橘黄色的农房别墅,掩映在茂盛的香樟与盛放的荷花之间,亲水栈道与亭台连廊将房前屋后的景致串在一起。紧邻着村庄,750亩连片小龙虾养殖基地里,一片忙碌景象,社员们有的在忙着将刚起上来的一箱箱小龙虾装车,有的在投喂黑水虻,给存塘的成品虾和“虾宝宝”们营造一个更加舒适、有营养的环境。

  这里就是南京市浦口区永宁街道西葛社区。在陪同笔者参观合作社养殖基地的张思洋看来,如今南京浦口的乡村天蓝地绿、村美人和,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,正不断舒展新的美丽,富有活力,充满希望。

  “经过近8年的深耕发展,简诺从300亩扩大到1370亩养殖面积,从专注小龙虾养殖的合作社,发展为集科学养殖、农产品深加工、电商销售三产融合发展,年销售3000余万元的新型产业综合体系,打造了完整的农业产业链。”张思洋介绍说:“近几年,简诺积极践行乡村振兴战略,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吸纳当地农户村民参与水产养殖,农产品加工等生产建设,为80余户家庭,共计112人提供了稳定的就业岗位,户均年增收近4万元,这些家庭因此脱贫致富,过上了幸福生活。”

  “一切成绩都属于过去,如同看书,无论多么精彩的篇章,终要翻篇,偶尔可以回顾,但切不可停滞不前。”谈及下一步的打算和目标,成竹在胸的张思洋侃侃而谈。

  小龙虾方面,牵头成立浦口区“龙虾产业联合会”,运用简诺与平台的合作资源,对会员单位品质达标的小龙虾,全部包销,以确保现有小龙虾养殖单位的利益。

  青虾方面,实现三产融合发展,包括:青虾品级划分,按照不一样的规格定价,一改传统的“统货销售”模式;探索尝试青虾深加工领域(如虾酱、虾皮);打造青虾产业园的休闲农业经济。

  鲈鱼方面,简诺将与叮咚加强合作,扩大鲈鱼养殖规模,开发鲈鱼品类预判菜等深加工产品;同时带动更多农产品参与,帮助原先养殖四大家鱼的养殖户成功转型。

  张思洋对我说:简诺这些年的发展离不开“创新”这两个字,创新驱动引领简诺走上了高品质发展之路。未来他将带领简诺将创新进行到底,确保简诺可持续发展,不断迈向新台阶,为助力乡村振兴再奏新曲。

  笔者在与张思洋总经理交谈时,身边不时有装满小龙虾的运输车辆驶过。访谈即将结束时,一辆白色的面包车低速朝我们驶来,张思洋说是合作社社员工具车。“哈尔滨的夏天多迷人,唱不尽我们心中的歌,松花江水波连波,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。”……这首上个世纪80年代的流行歌曲,从车窗飘出,久久回荡在池塘的上空。

  more

  more

  more

  【聚焦第八届“紫金奖”文创设计大赛】让创意“金点子”变身产业“金钥匙”

  more

  苏宁易购旗下多只债券大跌凸显债务困境 公司拟大手笔回购维护债券价格稳定

  华恒生物实控人股权再遭司法冻结申请 司法部门以恐影响企业IPO进程为由被暂缓执行

  more

  more

  more

  新华报业传媒集团•江南时报社主办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

首页
一键拨号
联系我们